2013年, 第32卷, 第21期 
刊出日期:2013-11-15
  

  • 全选
    |
    论文
  • 张玉祥;陈实一;徐福后;周 云;
    . 2013, 32(21):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已有压电智能梁结构EMI响应模型不能适用于任意弹性边界情况的缺陷,考虑了压电片的惯性力因素,将边界模拟为线性弹簧和扭转弹簧的组合,建立并求解压电智能梁结构动力学方程,得到任意边界弹性边界含损伤压电智能梁结构EMI响应模型,将所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进行比较,验证了所建模型可以较精确地预测EMI响应信号。
  • 李 萌 刘荣强 郭宏伟 王斌 丁北辰
    . 2013, 32(21): 7-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一种多孔固体材料的,由于其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金属蜂窝在缓冲吸能领域应用广泛。为了得到不同拓扑结构下金属蜂窝的异面压缩特性及缓冲特性,为其用于缓冲吸能领域提供依据,本文应用数值仿真软件Patran/DYNA对5种不同拓扑结构的金属蜂窝进行了压缩仿真。由于蜂窝结构的多样性,基于PCL语言编写金属蜂窝参数化有限元分析程序,实现有限元模型自动建立。采用全因素实验设计法对仿真点进行了规划,基于仿真结果,使用响应面方法建立了金属蜂窝吸能特性的近似函数模型,并分析模型精度。以金属蜂窝比吸能为优化目标,蜂窝主要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针对腿式着陆器用金属蜂窝缓冲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结果表明正六边形金属蜂窝在五种蜂窝结构中吸能效果最优。
  • 孔宪仁;卫洪涛;王本利;张相盟
    . 2013, 32(21): 15-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任意多处具有任意分段线性限制的连续体,通过变分原理,基于振型转换思想,在前文提出的相对振型转换法(Relative Mode Transfer Method, RMTM)的基础上得到了一种广泛适用的求解该类问题非线性振动响应的方法。利用推导得到的方法研究了一个两端固支中点带限制弹簧梁系统的非线性振动,利用新方法处理了接触振型及非接触振型之间的转换,从算例结果看,本文采用的方法求解时具有收敛性好,精度高等优点。通过梁上受限点振动幅值的分岔图及时程图,讨论了该算例所代表的一类梁系统的幅频响应特点,研究了振型耦合、限制弹簧刚度对响应的影响。利用力积分法(Force Integration Method, FIM)对算例进行求解与相对振型转换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印证了新方法的正确性。
  • 郑近德 程军圣 杨宇
    . 2013, 32(21): 2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体平均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D,EEMD)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模态混淆,但计算量较大,添加的白噪声不能被完全中和,不具有完备性。补充的EEMD(Complementary EEMD, CEEMD)成对地添加符号相反的白噪声到目标信号,大大减小了重构误差。论文结合CEEMD和基于排列熵的信号随机性检测,提出了改进的EEMD方法(Modified EEMD,MEEMD),MEEMD方法在检测出CEEMD分解的异常分量之后,直接进行EMD分解;MEEMD不仅能够抑制EMD分解过程中的模态混淆,而且减小了计算量,缩小了重构误差。通过分析仿真信号和实测信号,结果表明,MEEMD方法有很好的分解效果,对模态混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周 锟;王秀丽;周 岱;王 磊;江 磊;吴 长
    . 2013, 32(21): 27-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多自由度复杂体系的网壳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设置屈曲约束支撑的新型网壳减震体系。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方法证明了此新体系良好的抗震性能,进一步利用网壳结构缩尺模型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实验研究以验证其性能,并分析新型网壳减震体系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与减震耗能性能。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设置了屈曲约束支撑的单层球面网壳地震响应有所减小,屈曲约束支撑起到一定减震耗能作用。
  • 李巍华;戴炳雄;张绍辉
    . 2013, 32(21): 35-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准确的描述设备性能退化的过程,采用小波包熵(Wavelet packet entropy, WPE)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对轴承性能退化状态进行评估。首先,提取轴承振动信号的小波包熵作为特征向量。接着以轴承正常状态数据的特征向量建立轴承性能的GMM评估基准模型。然后对试验中每一运行状态建立相应的GMM模型,并计算对应状态GMM相对基准模型的偏离程度,判断轴承是否发生退化以及退化程度。试验分析表明,与基于逻辑回归的设备性能退化方法相比,基于小波包熵与高斯混合模型的设备性能退化方法无需设备历史数据,不需要定义退化先验概率,能够较准确的反映轴承在全寿命周期中性能退化的过程。
  • 景旭斌;王欢欢;王洪良;金先龙;
    . 2013, 32(21): 4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实际物理实验,采用ALE(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有限元方法在三维数值波浪水池中模拟了海啸的产生、海啸波的传播,与漂浮物作用以及漂浮物与陆上建筑的撞击。通过将海啸上岸后的波高、与漂浮物的作用力以及漂浮物的速度等数值计算结果与物理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ALE流固耦合有限元方法在研究海啸作用下漂浮物行为方面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漂浮物在海啸作用下对陆上建筑的作用力。通过计算发现,漂浮物的质量、撞击速度对作用力起决定性作用,而被撞建筑的刚度对作用力的影响并不大。
  • 马 锐 陈予恕
    . 2013, 32(21): 47-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含断齿故障的4自由度齿轮系统的动力学机理。考虑了断齿故障会引起齿轮系统微小的不平衡,及断齿故障对系统啮合刚度的影响,综合建立了齿轮—转子—轴承模型。数值仿真了故障信号,并通过时域图、相轨迹、Poincaré截面图及频谱分析研究了断齿故障引起的响应,及断齿故障的演化对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最后实验模拟了齿轮断齿故障,通过实测振动信号的振动特征能够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从而说明断齿故障理论模型的合理性,能为齿轮系统断齿故障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 李小珍;雷虎军;朱艳
    . 2013, 32(21): 52-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车-轨-桥动力系统中Rayleigh阻尼参数的取值问题,以高速铁路40m简支梁桥、板式无砟轨道和高速列车为对象,采用桥梁动力分析程序BDAP V2.0分析了结构阻尼比和参考频率选取对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并基于Rayleigh阻尼模型的带通滤波特征提出了车-轨-桥动力系统中Rayleigh阻尼参数的统一取值方法。结果表明:桥梁位移、加速度、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均随阻尼比的增大而减小,但车体加速度随阻尼比的增加变化却不大。当阻尼比ξ和参考频率ωi一定时,增大参考频率ωj相当于降低阻尼比ξ,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随之增大。在车-轨-桥动力系统中,建议结构阻尼比ξ根据材料类型取较小值,参考频率ωi取结构基频ω1,ωj取轨道几何不平顺产生的最高激振频率ωf =最高车速/轨道几何不平顺最小波长。
  • 刘常亮;尹训强;林 皋;李建波;胡志强
    . 2013, 32(21): 58-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ANSYS为平台,引入虚拟节点建立轮-轨耦合时变单元,并结合UPFs开发特点在通用有限元软件中形成了,适用于地震响应分析的高速列车-轨道-桥梁时变系统模型。所提出的方法中,通过设置质点-弹簧-阻尼器模拟轨道与桥梁的相互作用,以刚体动力学方法模拟其余列车子系统,并利用有限元法模拟轨道-桥梁耦合子系统,进而基于几何相容条件和相互作用力平衡模拟了列车-轨道-桥梁时变系统的动态耦合关系,以地震加速度时程作为该系统的输入激励,通过大质量法施加于轨道-桥梁子系统中。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及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该时变系统的可靠性和良好的适用性,同时可以看出,结合通用有限元软件丰富的结构单元模型及非线性分析能力,该时变系统模型具有解决大型复杂的实际工程问题的潜力。
  • 蔡阳生;赵越喆;吴硕贤;孙海涛
    . 2013, 32(21): 65-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声强技术不仅可应用在声源声功率测量和噪声源识别,还可用于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首先介绍了测量空气声隔声量的声强法,然后结合我国绿色建筑标准中的声环境评价,指出建筑及建筑构件隔声的声强法测量技术在绿色建筑评价中的应用前景,并讨论了测量方法的精密度估计。本文着重介绍在实验室内分别应用声压法和声强法对四组构件的空气声隔声量的测量工作。实验结果显示,声强法与声压法测得的隔声量在整个测量频率范围内基本一致,但在低频段个别频率上存在一定偏差,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精密度估计和偏差原因分析。
  • 刘兴天;孙靖雅;肖锋;华宏星
    . 2013, 32(21): 69-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屈曲欧拉梁负刚度调节机构和线性隔振器并联,设计了一种准零刚度隔振器。该隔振器的特点是加载后,系统在平衡点位置的动态刚度为零,同时保留原线性隔振器的承载能力。使用更高阶的泰勒展开来简化系统的回复力,在激励幅值较大时提高了谐波平衡法的响应求解精度。通过求解零刚度隔振器和线性隔振器的力传递率,比较了两种隔振器的性能。结果显示,准零刚度隔振器具有比线性隔振器更宽的隔振频带以及更小的共振放大系数。随着激励幅值的减小,准零刚度隔振器性能变得更好,甚至出现无共振峰的全频段振动衰减。本文所设计的准零刚度隔振器为小幅值振动甚至微振动的隔离提供了新的思路。
  • 王绪虎;;陈建峰;韩晶 ;张群飞
    . 2013, 32(21): 74-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二阶组合水听器同步测量空间一点处的声压、振速和振速梯度,由此得到的信息有利于改善声纳的检测和估计性能。对各向同性噪声场中振速梯度的自相关特性,及其与声压、振速的互相关特性进行了研究。推导了各向同性噪声场中二阶组合水听器输出相关性的理论表达式;并分析了一种简单的各向同性噪声的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该方法仿真出的二阶组合水听器的输出相关曲线与理论值基本吻合,验证了理论结果和模拟方法的有效性。该结果对二阶组合水听器阵列设计、性能分析和系统仿真有应用价值。
  • 谭丽辉;徐 涛;张炜;崔晓梅;;赵世佳
    . 2013, 32(21): 80-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金属薄壁圆管(原模型)上设置圆弧形凸槽诱导结构并以其为研究对象,建立以凸槽个数及其半径为设计变量, 以比吸能(SEA)最大化和最大峰值碰撞力( )最小化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在保证不影响薄壁构件吸能能力的情况下,通过对其结构的优化达到最大峰值碰撞力最小化的目的。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得到不同几何参数模型的碰撞信息,结合径向基函数法构造近似函数,并采用理想点法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分析了凸槽个数和半径对薄壁构件的比吸能和最大峰值碰撞力的影响,得到了理想的优化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实际吸能元件奠定基础。
  • 霍涛;晏致涛;李正良;颜志淼;
    . 2013, 32(21): 85-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传统索单元理论的覆冰输电线舞动模型不能考虑平动和扭转的耦合作用以及扭转非线性。考虑绝缘子串和相邻跨度的刚度的影响,基于曲梁理论,根据Hamilton原理和Galerkin方法推导了考虑边界条件的三自由度舞动模型。采用Mathematica编制了曲梁理论模型和索理论模型程序分别对覆冰输电线舞动方程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考虑边界条件的三自由度舞动曲梁理论模型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与索理论模型相比更优越。随着边界弹簧刚度的增大,竖向位移和侧向位移幅值随之增大,扭转位移幅值相应减小;发生舞动的下临界风速和上临界风速都在增大,舞动范围变小。弹性边界对副法向和扭转向模态影响较小,对轴向、竖向模态影响显著。
  • 张敬一;陈龙珠;马 晔;杨 宇
    . 2013, 32(21): 9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在役基桩,由于桩顶部非裸露自由,低应变反射波法往往无法识别桩底反射。采用适宜的激振-检波配置方式,结合小波变换优良的时频特性,辅以双信号法定位桩底反射,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小干扰,达到识别桩底深度的目的。通过建立桩-土-梁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梁顶及桩侧激振,对信号小波变换后,研究了不同激振-检波配置方式对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桩侧斜向激振时,检波点宜在激振面的侧面,且激振与检波点距上部结构一定距离有利于减小上部结构的干扰;在梁顶激振时,检波点宜在桩侧与上部结构保持一定距离;对小波波形双信号法的运用可进一步提高确定桩底深度的精度。
  • 刘龙涛;李传日 程祺 乔亮
    . 2013, 32(21): 97-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对某机载产品进行结构疲劳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产品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结合模态试验修正了有限元模型,由随机振动分析得到应力响应功率谱,最后利用频域方法计算结构的疲劳损伤。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强化试验结果,并给出了产品结构设计改进方案。
  • 吴皓;谭蔚;聂清德
    . 2013, 32(21): 102-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正方形排布管束的流体弹性不稳定的数值计算模型。在刚体运动方程与Newmark积分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流固耦合振动模型。对湍流模型与模型的轴向尺寸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LES模型比RANS模型更为准确,轴向尺寸d的模型可以反映完整的流场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的计算模型。采用计算模型对临界流速进行了计算,并同文献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计算的临界流速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振幅计算在低速时精度较高,在高速时误差较大。研究结果为数值计算模型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 齐俊德;李山;陈冰
    . 2013, 32(21): 107-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通过振动信号识别轴承的工作状态,结合小波包变换和矩阵特征值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轴承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引入了能量值方法,对小波包分解信号进行分层分段能量计算,组成能量特征矩阵,求得矩阵特征值;定义基于特征值的振动信号特征参数,并探讨了特征参数与轴承运行状态间的联系。最后在特征提取基础上,提出了故障早期模式识别的对应系数相乘方法。结果表明:最大值特征参数能够敏感的反映轴承工作性能的变化,可作为轴承状态监测特征量;对应系数相乘法可以作为故障部位诊断的有效方法。
  • 贺容波;郑世杰
    . 2013, 32(21): 112-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当前的光致伸缩驱动器构型在壳类结构的振动抑制中不能产生负膜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片组合驱动器构型。并将该构型层合在圆柱薄壳结构的上下表面,建立了光电层合圆柱壳独立模态振动控制方程。考虑到光致伸缩驱动器的非线性和时变驱动特性,以及模型的不确定性,设计了基于性能函数负梯度调节的规则自组织模糊主动控制器,克服了常规模糊控制器控制规则设计的困难;为了验证上述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自组织模糊控制器取得了理想的振动控制性能,实现了柔性薄壳结构的非接触主动振动控制。
  • 张仲志;吕建刚;宋彬;高飞
    . 2013, 32(21): 119-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恶劣的战场环境中,传统橡胶轮胎无法承受炸弹和地雷的袭击,致使人车安全受到威胁,影响作战任务的完成。为了提高轮胎的防扎刺、防爆胎及防弹性能,本文从弹簧的径向承载方式构思,提出了一种基于改变轮胎材质的防护增强技术。其依靠接地弹簧环产生径向力,实现承载目的。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弹簧轮胎的线径,仿真分析获得了弹簧线径d、弹簧中径D、轮胎转角θ等物理参数与轮胎径向刚度的关系,讨论了弹簧轮胎的振动和噪声特性。结合先期原理试验,初步验证了该技术能够满足轮胎的承载要求,从而为提高车辆安全防护能力,保障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文祥 陈章位 贺惠农
    . 2013, 32(21): 125-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装配、制造误差等原因,运动副中的间隙是不可避免的。为了研究转动副间隙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建立了一种含间隙转动副的非线性碰撞力模型,同时采用基于库仑摩擦定律的Threfall力模型描述间隙处的摩擦作用。将含间隙副的两轴液压振动试验系统模型嵌入到 ADAMS动力学分析软件中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异步简谐激励下,间隙尺寸和激振频率对液压振动试验系统的加速度响应特性都有很大影响,间隙越大,激振频率越高,加速度响应峰值越大,但对位移响应影响较小。
  • 薛开;王久法;王威远;李秋红;王平
    . 2013, 32(21): 131-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改进傅立叶级数的方法对任意弹性边界条件下的单向变厚度薄板进行自由振动分析,将板的振动位移函数表示为标准的二维傅立叶余弦级数和辅助级数的线性组合。通过辅助级数的引入,解决了位移导数在边界不连续的问题,改进后的位移函数能够同时满足位移边界条件和力的边界条件。边界条件通过均匀布置的线性位移弹簧和旋转弹簧来模拟,改变弹簧刚度值可以实现不同边界条件的模拟。利用Hamilton原理和Rayleigh-Ritz法建立求解方程,得到变厚度板的控制方程的矩阵表达式,通过特征值分解可以求得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计算并与有限元及文献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方法的准确性。
  • 曹青松;周继惠;李健;刘丹
    . 2013, 32(21): 136-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生在高速旋转机械中的振动有可能会影响或限制系统的正常工作,给生产、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机械振动控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工程实践中,通常又采用外加阻尼的方法抑制机械振动。本文研究一种可用于旋转元件振动抑制的自感知电涡流阻尼器,借助双线圈透射式电涡流检测方法设计自感知阻尼器结构,依据电涡流效应及电磁力产生原理分析其工作原理,应用阻抗分析理论及电磁理论分别建立了阻尼器的感知模型及作动模型,实例仿真分析阻尼器的参数特性,探讨振动位移与阻尼器输入和输出间的变化关系。最后,实验验证了理论建模的正确性及阻尼器的自感知功能。
  • 王栋;卢文胜;吕西林
    . 2013, 32(21): 142-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高位转换框支剪力墙超限高层结构,在5层设箱式转换层,其下为框支剪力墙结构,其上为剪力墙结构,因部分剪力墙结构不落地而形成竖向刚度不连续的结构体系。对该结构体系的特点、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方案的设定、材料的选取、动力相似关系的确定以及模型结构的简化设计进行了介绍。测试了1/20整体模型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在8度多遇、基本和罕遇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位移和应变反应等,研究了模型结构的破坏机理和破坏模式,并根据试验结果,用相似关系原理得到了原型结构的动力特性、层间位移、楼层剪力等动力反应。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结构前3阶振型频率分别为5.101Hz(X向平动)、5.466Hz(Y向平动)和7.652Hz(整体扭转),原型结构对应的前3阶振型周期分别为1.456s、1.362s和0.970s,扭转为主第一周期与平动为主第一周期之比为0.66。在8度罕遇水准地震作用下,原型结构框支层、转换层和转换层以上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别1/805、1/317和1/145,框支柱及转换梁等构件完好,可见该结构布置合理,整体结构抗震性能较好,能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之抗震设防要求。
  • 陈进;江世永;周 凌;姚 凯;曾祥蓉;张蕾;郑三念
    . 2013, 32(21): 150-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3榀混合配筋梁式转换结构和1榀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结构进行拟静力试验, 在与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结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混合配筋梁式转换结构在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弯性能、屈服机制、破坏机制,以及承载能力、滞回特征、刚度退化、延性和抗震性能,探讨端部CFRP筋锚固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混合配筋梁式转换结构的承载能力优于全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结构;结构延性系数均大于3,刚度退化曲线没有明显速降,骨架曲线下降平缓,以及滞回曲线较为丰满说明混合配筋梁式转换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和抗震性能;该结构满足我国抗震规范对延性框架“强柱、弱梁、强节点”的设计要求。若采取可靠的锚固措施,CFRP筋、钢筋与混凝土完全能够共同可靠工作。
  • 李枫;梅检民;肖云魁;杨青乐;曾锐利
    . 2013, 32(21): 158-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基于转速信号自适应分段的多阶FRFT滤波方法,并应用于提取瞬变工况下变速器齿轮微弱故障特征。首先,根据设定的振动信号频率曲线曲率阈值将目标档位啮合频率时频曲线自适应分为若干段,使得每段内的信号频率近似线性变化;然后,在各分段内进行最小二乘拟合确定相应的FRFT最佳阶次,并在各段信号的最佳分数阶域进行滤波,实现基于转速自适应分段的多阶FRFT滤波。采用该方法分析实测变速器瞬变工况振动信号。结果表明,基于转速信号自适应分段确定多阶FRFT的最佳阶次,准确、快速、自适应性好;多阶FRFT滤波能够有效分离出瞬变工况下的啮合频率分量,隔离其他干扰;对分离出的啮合频率分量进行阶次包络解调分析,能有效提取出齿轮微弱故障特征。
  • 缪志伟 裘赵云 张志强
    . 2013, 32(21): 164-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新近开发的合理的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建立了某实际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原结构和布置了非线性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减震结构均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利用数值分析模型的非线性计算能力和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后处理功能,获得了最大层间位移分布、基底剪力时程和损伤分布与发展等多项结构地震响应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原结构和减震结构的相关结果,表明采用非线性粘滞流体阻尼器这一减震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结构地震响应,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 刘伟渭; 戴焕云;曾京
    . 2013, 32(21): 170-1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轨道随机不平顺激励与结构自身随机参激建立了弹性约束轮对系统的伊藤随机微分方程组,运用拟不可积Hamilton系统理论和奇异边界性态求解了系统的随机局部稳定性和随机全局稳定性,通过分析稳态概率密度和联合概率密度得到了模型的随机Hopf分岔类型并讨论了分岔的条件。可知,分岔的发生不仅受到系统固有参数的影响同时也受随机因素的影响,即使满足一定的分岔条件分岔也并不一定会发生,系统分岔的发生是以概率特征来体现的,这和只能考虑系统固有参数下的确定性分岔有着明显差别;另外,不同随机强度下轮对系统有着不同的失稳临界速度,这和不能考虑随机因素作用下的确定性轮对系统只有一个确定的失稳临界速度有着本质区别。
  • 薛开;王久法;李秋红;王威远;王平
    . 2013, 32(21): 178-1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板的横向剪切变形和转动惯量的影响,采用改进Fourier级数的方法对任意弹性边界条件下的中厚矩形板进行振动功率流分析。将板的横向振动位移和转角表示为标准的二维Fourier余弦级数和辅助级数的线性组合。通过辅助级数的引入,解决了位移函数和转角函数的导数在边界不连续的问题,从而使此法适用于任意的弹性边界条件。结合Hamilton原理和Mindlin理论建立求解方程,得到中厚矩形板振动方程的矩阵表达式。最后进行了数值仿真,得到了正弦点力作用下中厚板的功率流场图。
  • 朱亚迪;卢文良
    . 2013, 32(21): 182-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国内外规范中关于车辆桥墩撞击力取值的优缺点,设计并制作了墩柱、车辆模型。完成了不同墩柱尺寸、不同小车撞击速度条件下的小车墩柱撞击试验。采集了撞击过程中墩柱及小车模型的动应变和加速度,分析了撞击过程中加速度及应变的时程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撞击力的大小与小车撞击速度和墩柱尺寸呈一定相关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实际车辆与桥梁撞击提供了数据参考。
  • 骆志高 李旭东 赵俊丽 张晶晶
    . 2013, 32(21): 186-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马氏距离可以有效地对拉深件初始裂纹声发射信号进行识别,本文通过采集拉深件畚斗在不同润滑条件下声发射信号、选用Matlab软件编程对采集到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局域波分解得到自适应的本征模函数分量,有效提出各组IMF的能量值组成声发射信号的特征参数,计算出无裂纹、有微裂纹和明显裂纹三种状态下的马氏距离作为标准值,通过其他组的马氏距离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准确实现对拉深件裂纹状态的识别,也反映了板料在拉深过程中摩擦性能。
  • 袁旻忞 Anne Shen 鲁帆 白国锋 隋富生
    . 2013, 32(21): 189-1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高速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升,高速列车内部噪声与限值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在运行工况下对噪声源进行识别是低噪声设计的前提和必要手段。传递路径分析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分析车厢内部主要噪声传递路径和噪声源贡献的技术。因此,比较不同的激励源对车厢内部噪声贡献大小和判断主要传递路径分析,对于改善车厢内部声环境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利用运行工况下传递路径分析技术对高速列车CRH380B进行测试,首次将气动噪声作为一种高速列车主要激励源进行分析,得到了不同的噪声源贡献量的对比结果。通过结果分析,车厢内噪声主要来自于转向架和车顶区域。
  • 张佳文;郭文华;项超群
    . 2013, 32(21): 197-2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谐波合成法模拟多变量随机脉动风场计算效率低下,内存易超限的问题,提出了协方差本征变换与谐波合成法相结合的风场模拟新方法。在谐波合成法和协方差本征变换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方差比的模态截断准则缩阶互谱密度矩阵,以减少矩阵的Cholesky分解次数,同时运用FFT技术来提高谐波项的合成速度,并给出了该方法的误差控制指标。通过算例表明上述方法可有效减少整个模拟过程的计算时间,采用方差比模态截断准则可保证所有节点位置的样本方差具有较高精度,模拟样本的功率谱密度、相关函数与目标值较为符合,并且具有较好的随机性。证实了所提出方法可以高效、准确地的模拟出随机脉动风场。
  • 宋哲;陈文卿;徐志伟
    . 2013, 32(21): 204-2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压电悬臂梁结构进行了基于神经网络在线辨识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设计了基于NARMA-L2神经网络模型的在线辨识器和振动主动控制器,分析了神经网络各层的输入输出结构,建立了神经网络权值和阈值调整公式。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外扰激励为单频和扫频信号时系统的在线辨识和振动主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对悬臂梁的振动响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和较强的鲁棒性。
  • 侯宏;高星;孙亮;杨建华
    . 2013, 32(21): 209-2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分数导数模型并结合温频等效原理,提出了粘弹性材料的复模量、损耗因子与温度、频率关系的参数化数学模型——五参数Zener模型;结合DMA测试实验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粘弹性材料在变频、变温条件下的动态力学特性。
  • 马骊凕;朱智民;安占飞 ;李伟光;姚宾
    . 2013, 32(21): 214-2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HyperMesh建立了某轿车白车身的有限元模型。分别通过Optistruct软件和试验对白车身进行了仿真模态分析和试验模态分析,得到仿真和试验条件下白车身的固有频率及对应的各阶振型。将仿真模态与试验模态进行对比,结果吻合度高,验证了白车身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仿真与试验结果均表明,该车身整体一阶扭转频率较低,车身容易发生共振现象,需要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