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34卷, 第14期 
刊出日期:2015-07-25
  

  • 全选
    |
    论文
  • 姜万录1, 2,李宁宁1, 2,朱 勇1, 2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滚动轴承发生故障时的振动信号会呈现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基于小波脊线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分析优势,提出了基于小波脊线的混沌程度刻画方法用于滚动轴承多类故障诊断。通过对故障振动信号共振频带包络信号提取小波脊线,并与故障振动信号K熵对比。结果表明,小波脊线不仅能识别滚动轴承故障类型,亦能由小波脊线表征的混沌程度反映故障严重与否。
  • 杨在林,黑宝平,王 耀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7-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无限介质中波的传播特性,研究特殊速度梯度的半无限非均匀介质中声波的传播。基于点源声波特殊性,给出适当边界条件,并对波动方程进行Laplace变换后变量分离处理,通过对Bessel方程求解获得速度势函数的积分表达式。该方法可为大气层中声波、电磁波传播及地震波研究提供参考。
  • 焦甲龙,任慧龙,杨 虎,毛德龙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分段模型试验可模拟船体的弹性效应,而模型龙骨梁模拟实船刚度分布的准确性对该试验能否模拟真实物理现象至关重要。介绍已有的龙骨梁模型,提出更能反映甲板大开口船舶结构的槽型龙骨梁模型;介绍槽型龙骨梁应力测量方法,并实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以某船型为例介绍槽型龙骨梁的设计流程,并基于迁移矩阵法计算进行验证。
  • 高志峰1,2, 彭喜元1,彭 宇1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6-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滤波器组的谱估计方法用于信号频率估计频率虽分辨率高,但滤波器组中心频率格点划分缺乏先验知识,谱峰搜索过程存在计算复杂、信号不匹配问题。基于MVDR(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谱构造指标函数,将谱峰搜索问题等价为标量指标函数局部极小值问题求解,通过构造一组最速下降方向及自适应步长对极值频率迭代更新,实现对信号频率的直接估计。新算法不仅回避中心频率点组划分及传统的谱峰搜索,且有效缓解信号不匹配,估计精度、计算效率更高。对单成分信号频率估计精度与计算量进行新算法与现有算法的性能比较,并用于多成分信号频率估计。
  • 彭利明,王 永,黄志龙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2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浅球壳型双稳振动能量收集器件为研究对象,导出宽带随机激励下以能量收集效率最大为目标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应用假设模态法及Lagrange方程法导出浅球壳结构非线性随机微分方程。采用稳态期望穿阈率描述结构跳变频率,并选取壳体处于底圆位置的应变能衡量每次跳变可收集能量。以稳态期望穿阈率与参考应变能乘积构造可收集功率概念,可收集功率可平衡跳变频率与每次跳变相应的可收集能量。以可收集功率最大为目标,导出最优无量纲几何参数与无量纲可收集功率。因其具有无量纲本质,该结构最优设计方案具有普适性。
  • 冯 毅,曹劲然,陆宝春,张登峰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27-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更有效提取滚动轴承早期故障中微弱冲击特征成分,提出基于连续峭度优化的小波变换故障特征提取方法。据连续峭度与小波能量相关程度,对原信号特征分量的小波系数及能量成分进行不同程度优化,强化故障信号中具有冲击特征的能量成分、削弱其它能量成分。通过优化的小波系数重构原信号特征分量,计算特征分量包络谱以提取冲击特征频率及相关倍频,实现对故障特征提取。通过仿真信号、实际轴承数据应用分析表明,该算法能强化冲击特征能量成分,能更有效提取早期故障中冲击特征。
  • 丁一珊,杨世锡,甘春标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33-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激光在热弹机制下激发声表面波的理论模型,数值模拟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过程。分别获得无裂纹、表面裂纹、其它裂纹下材料变形、温度变化、声波信号,并获得缺陷具有明显滤波效应、调制信号作用及其它裂纹检测受声表面波衰减特性影响的结论。针对表面裂纹深度、宽度对检测效果影响模拟仿真。结果显示,深度、宽度增加均会引发上升沿信号成分丢失;而宽度增加过程中透射波信号衰减较明显。
  • 于 蓬1,2,2王晓华1,2,章 桐1,2,3,孙 玲1,2,郭 荣1,2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38-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行某型纯电动车整车振动试验,给出整车模态频率排布图,全面把握其振动特性,包括激励阶次特性、传递路径、瞬态振动特性及整车舒适性等。汇总该车试验中出现的振动现象,对比电动车与传统车在激励特性、振动幅值特性两方面的异同。所得结论可为电动车振动故障诊断及相关系统优化改进提供试验支持。
  • 展 猛1,王社良1,朱军强1,朱熹育2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45-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具有复位功能的压电摩擦阻尼器,据输电塔模型结构受力及变形特点提出两种阻尼器安装方式,即杆件连接与绳索连接;对模型结构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基于两种阻尼器安装方式特点,建立以应变响应及速度响应为输入的模糊控制策略;测试EL-Centro地震波作用时输电塔结构模型在无控、被动控制及模糊控制下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压电摩擦阻尼器能有效减小模型结构的地震峰值效应;以应变、速度响应为输入的模糊控制算法,系统简单易于实际工程操作,能据结构动力反应实时调整阻尼器的摩擦力实现对结构减振控制。
  • 文 成,周传德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5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形态滤波中结构元素尺度难以确定问题,提出利用灰色关联度最大准则选择结构元素尺度进行形态滤波新方法。以不同尺度结构元素对信号进行形态滤波,计算滤波后信号与原信号灰色关联度,借助灰色关联度评价形态滤波质量,以灰色关联度最大原则确定形态滤波所需结构元素尺度,获得特征信息。利用信号仿真分析实施过程,并用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滚动轴承故障特征信息,实现故障诊断。
  • 余云燕,姚 栋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56-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回传射线矩阵法获得桩顶作用半个正弦波脉冲时成层土中部分埋入黏弹性桩桩顶处速度导纳,利用Fourier逆变换与卷积定理获得瞬态半正弦激振力作用下桩顶处时域速度响应。比较均匀地基部分埋入桩受桩身材料阻尼与桩侧土体阻尼作用的桩顶速度响应,分析软(硬)夹层厚度、夹层土土性参数、桩底土土性参数变化对桩顶速度导纳及反射波影响。结果表明,桩身材料阻尼对桩顶速度导纳及反射信号均有衰减作用,且会使桩底反射波发生弥散现象;桩侧、桩底土体刚度变化会使速度导纳低频段曲线产生偏移量;桩侧、桩底土体阻尼变化对桩顶速度导纳及反射波较二者刚度变化影响更大。
  • 余 竹1,2, 夏 禾1,殷永高2,孙敦华2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65-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连续小波变换与Lipschitz指数在识别信号奇异性上的优越性,以裂缝模拟桥梁损伤,提出基于小波变换与Lipschitz指数的损伤识别方法。对损伤结构位移模态进行小波变换,用小波系数灰度图及模极大值轨迹图进行损伤定位,并用Lipschitz指数评价损伤程度。理论推导裂缝梁的Lipschitz指数范围,并数值计算验证该方法识别结构裂缝损伤的有效性。考察Euler梁及Timoshenko梁、不同程度损伤、多位置损伤、稀疏测点布置及噪声测试等多种因素对损伤识别效果影响。
  • 邓 露,何 维,王 芳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70-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我国《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及JTG D60-2004中分别采用跨度、基频计算桥梁动力冲击系数IM时均只考虑影响车桥耦合振动中一个因素不够准确问题,基于通用图集建立5座桥梁有限元模型,并用数值方法计算设定工况下的IM。将计算结果与两种规范设计值进行对比;分别比较跨径、基频相同的不同截面类型桥梁IM差异。结果表明,中等路面桥梁的IM计算结果较04规范设计值小,与89规范较接近;差路面情况下两规范设计值均远小于IM计算结果;不同截面桥梁的IM相差较大,说明仅用跨径或基频计算动力冲击系数不完全合理,由桥梁截面类型引起的动力冲击系数差异不可视。
  • 闫维明,石鲁宁,何浩祥,陈彦江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76-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Bernoulli-Euler梁理论对直接模态摄动方法进行改进,建立求解完全弹性支承变截面梁振动方程的半解析方法。改进摄动法(IPM)在等效等截面完全弹性支承梁的模态空间内将变截面简支、连续梁的变系数微分方程组转化为非线性代数方程组,获得完全弹性支承变截面梁动力特性的半解析解;推导弹性边界条件下系数Δkki的具体计算公式。算例分析表明,改进摄动法计算精度高、收敛速度快,可有效考虑弹性支承对结构动力特性影响;据振型的对称性给出完全弹性支承变截面对称梁动力特性的简便计算方法(SIPM);研究支座出现损伤对变截面简支梁桥自振频率影响。
  • 于潇雁,陈 力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85-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载体位置、姿态均不受控情况下系统参数不确定与有界干扰自由漂浮柔性空间机械臂基于速度观测器的奇异摄动鲁棒控制及振动抑制问题。利用拉格朗日方程结合动量守恒原理获得自由飘浮柔性空间机械臂系统动力学方程;用奇异摄动法将柔性空间机械臂系统分解为关于关节轨迹跟踪的慢变子系统与描述柔性杆件振动的快变子系统。以此为基础,提出含慢、快变控制项的复合控制器。将动态滑模观测器与鲁棒控制结合,获得系统慢变控制力矩实现关节轨迹跟踪。对快变子系统基于线性观测器及线性系统最优控制理论获得系统快变控制力矩实现柔性杆振动抑制。并数值仿真证实方法的有效性。该控制方案仅需精确的载体姿态、关节角位置及柔性振动模态坐标反馈,而无需测量载体姿态角速度、关节角速度及角加速度、柔性振动模态坐标导数及漂浮基位置、移动速度、移动加速度。
  • 刘国伟1,夏 茜2, 王千叶1,董茹玲3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93-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据非线性动态模拟及热力耦合理论,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切削式吸能过程进行热力耦合研究。通过分析切削式吸能过程中切削力及能量耗散随切削行程的变化曲线,所得切削式吸能过程的力学特性十分稳定,撞击力未出现较大峰值;切削热耗散能量约占撞击总能量的21%,模拟中需考虑切削热影响。在热力耦合基础上分析撞击速度、切削截面参数及刀具参数对切削式吸能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
  • 李玉龙,白鸿柏,何忠波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00-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柔性基础上金属橡胶隔振系统混沌响应。通过对柔性基础等效简化,将整个系统简化为双层线性-非线性混合隔振系统建立数学模型,给出状态方程;对给定的隔振系统参数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绘制系统响应随激励幅值、频率变化分岔图。通过对不同参数下系统时间历程曲线、相轨迹图、庞加莱映射图及频谱图分析,确定系统产生混沌响应的参数取值;并实例讨论金属橡胶隔振系统混沌振动应用的一般方法,为柔性基础上金属橡胶非线性系统混沌振动的应用奠定基础。
  • 楼京俊1,2,张 晖1,2,俞 翔1,2,朱石坚1,2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06-1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将线谱混沌化控制方法用于工程实际时存在如何在隔振系统中实现持续的混沌运动难题,采用参数驱动广义混沌化同步原理控制方法驱动硬弹簧Duffing隔振系统的混沌同步,实现隔振系统在较宽参数范围内产生稳定的混沌运动;分析Duffing系统的跳跃性对广义混沌同步影响,在跳跃区间初始条件不同系统产生的混沌吸引子亦不同,而不同混沌吸引子又决定系统不同的隔振效果。
  • 路 冬1,2,蔡力钢1,程 强1,李志凯2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10-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Hashin-Damage失效准则建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超声振动辅助车削有限元模型,预测超声振动切削过程中切削力变化,将仿真所得切削力平均值与同条件下实验所得切削力平均值比较,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将超声振动辅助车削切削力平均值与普通车削切削力平均值比较,采用超声振动辅助加工手段可明显降低切削力,且随超声振动振幅、频率增加切削力降低。研究超声振幅及频率对复合材料基体破坏及损伤影响表明,随超声振幅及频率增加基体破坏、压溃损伤、开裂损伤程度均降低。
  • 张延昌1,胡宗文2,3,俞鞠梅2,王自力2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15-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折叠式夹层板作为轻型结构在舰船中应用前景广阔,而夹芯层结构为决定夹层板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在总结现有折叠式夹层板类型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出20种折叠式夹层板型式,进行结构概念设计;利用Abaqus数值仿真分析各种型式夹层板在横向压皱载荷下准静态压皱力学行为,获得各种夹层板压皱变形模式、压皱性能及吸能效率。对比分析表明V-I、II、III、IV及U-I五种夹层板结构的吸能效率、平均压皱强度较高,作为吸能结构较优;而U-IV、Circle Tube-I、U-II三种夹层板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吸能结构。
  • 周 俊,伍 星,迟毅林,潘 楠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23-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旋转机械复合故障频域盲提取算法的不足,为提高欠定盲提取分离结果精度,提出基于多尺寸多结构元素的闭-开组合形态滤波、遗传模拟退火聚类及频域压缩感知重构算法相结合的(C-OACMF-GASA-CS)故障特征欠定盲提取方法。利用形态滤波滤除背景噪声及提取冲击信号;利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估计混合矩阵;用估计矩阵重构传感矩阵,并用正交匹配追踪基频域压缩感知重构分离信号。实验仿真及双通道滚动轴承故障加速度振动信号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分离提取滚动轴承故障特征。
  • 沈 岗1,向 东1,牟 鹏1,姜京旼1,田 浩2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29-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大型化、高可靠性、长寿命的高端风电装备发展趋势,研究风电装备动力学特性,基于风电装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与各部件拓扑关系,确定风机整体式动力学建模流程;综合考虑叶轮捕获风能、风载及传动系统模型与电网发电作用载荷模型,借助SIMULINK软件对风电装备整体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风电装备转速、功率特性与风机额定工况运行参数基本相符,从而验证整体式动力学模型的可信度;风电装备扭矩从叶轮端传递到发电机端,扭矩波动幅值降低,且兆瓦级风机叶轮端扭矩量级为E6 Nm,发电机端扭矩量级为E4 Nm;可对增速箱输入、输出端扭矩曲线进行包络线拟合,为增速箱内部功率损耗分析提供宏观边界条件。
  • 房占鹏,郑 玲,唐重才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35-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指定频带简谐激励下约束阻尼结构拓扑优化问题,建立以共振峰值平方最小为优化目标,约束阻尼材料用量为约束条件的约束阻尼板拓扑优化模型。优化过程中考虑约束阻尼结构改变对结构阻尼影响较大,将模态阻尼比灵敏度引入优化目标的灵敏度计算中,使优化目标灵敏度计算更准确合理。用渐进优化算法求解拓扑优化模型。给出数值算例,并实验验证优化模型及灵敏度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 鹿飞飞, 张志宏, 胡明勇,刘巨斌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42-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脉冲荷载作用下粘弹性浮冰层位移响应理论模型,在将浅水岸壁简化为缓坡、陡坡岸壁两种情况下,基于Fourier,Laplace,Hankel变换结合方法对该理论模型积分、数值计算。通过与均匀水深计算结果比较,验证理论模型及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分析脉冲荷载作用下水深、冰厚、岸壁斜度等参数对浮冰层位移响应影响。结果表明,水深增加时冰层位移响应幅值随之增加,但增加趋势变缓;冰层厚度减小时其位移响应幅值呈非线性大幅增长;岸壁斜度增加时冰层位移响应幅值增加,振动频率加快。浅水岸壁的存在及斜度增加可引起冰-水系统振动能量累积,使脉冲荷载能激励更大冰层变形响应。
  • 刘海涛1,魏明海2,肖仪清1,林 坤1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47-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内、外共振联合激励下索-梁耦合结构的非线性行为,用多尺度法探讨索-梁耦合结构内共振模式。分析表明,耦合结构存在多种内共振形式;考虑梁与索在1:2内共振作用下分别研究索-梁耦合结构在梁主共振且索自参数共振时与梁亚谐波共振且索主参数共振时的非线性特性,并具体讨论索-梁耦合结构的垂跨比、质量比、刚度比及外激励幅值等参数对索-梁耦合结构中梁、索的非线性特性影响。研究表明,由于模态耦合影响,索-梁耦合结构存在两种外共振机制,梁表现出非线性特性,索表现出两自由度特性;刚度比参数对耦合结构非线性特性有显著影响。
  • 柏 林1,陆 超1,赵 鑫2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53-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信号因受背景噪声、信号传递途径、轴承各部件间相互作用及其它能量较大振源信号干扰,限制传统方法提取故障特征信息的准确性问题,提出结合固有时间尺度分解(ITD)及独立分量分析(ICA)的信号分析方法,将单通道振动信号进行ITD分解,得到若干固有旋转分量及一个趋势项,基于互相关准则对分解信号进行重组作为ICA的输入矩阵,采用FastICA算法解混,实现故障特征信号与噪声信号分离,从而提取故障特征信息。通过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实验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 杨 勇,周晓军,刘晨曦,陈道泉,李由力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57-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多轴车辆测功试验台电机加载时转速同步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分析车辆传动系统中常用机械传动元件的动力学特性,给出理想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不同排列组合,获得多轴测功试验台理想动力学模型。车辆传动系统中存在足够数量的轮间、轴间行星齿轮差速器时,该试验台的理想模型由独立电机模型组成,且各电机模型间不存在耦合关系。据差速反馈思想,提出用于试验台加载的转速同步控制策略,以保证试验系统各电机加载时转速同步性,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差速控制策略能有效实现多电机加载的转速同步控制进行验证。
  • 杨望灿,张培林,王怀光,陈彦龙,孙也尊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63-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准确利用振动信号进行故障诊断,提出基于EEMD多尺度模糊熵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对振动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获得原始信号的不同尺度分量;据模糊熵能有效区分不同信号的复杂度,计算EEMD分解所得本征模态函数(IMF)分量模糊熵,获得原始信号多个尺度的复杂测度作为齿轮不同状态的特征参数;将该特征参数输入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分类器判断齿轮故障。齿轮箱齿轮故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齿轮故障诊断精度。
  • 王 鹏,刘晓玲,宋大同,王召岩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68-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光干涉技术在自行研制的有限长线接触油膜厚度测量试验台上测量滚子副急停过程的弹流油膜,讨论载荷影响;用多重网格技术对滚子副急停过程弹流润滑问题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滚子副急停过程产生的冲击与载荷密切相关,滚子副中油膜形状及厚度随载荷不同发生变化;由定性对比知理论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急停引起的冲击对滚子副润滑性能有一定影响。
  • 谢灿军1, 2, 童明波1, 刘 富2, 郭亚洲3, 朱书华1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72-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电子液压拉伸试验机与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SHTB)装置进行2024-T3、7075-T6铝合金材料不同应变率的拉伸试验,拟合出反映两种材料应变率强化效应的Johnson-Cook本构方程。通过SHTB动态拉伸试验获得7种铆钉的极限拉伸、剪切载荷。基于瞬态动力学软件PAM-CRASH,利用元件级材料试验获得铝合金本构方程及连接件动态失效参数,耦合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与有限元方法建立民机平尾前缘鸟撞数值模型进行试验并验证数值计算结果。计算、试验结果的一致性表明,所建鸟撞数值计算模型合理、可靠。整个积木式试验、分析流程可为民机结构抗鸟撞设计提供有力参考。
  • 王现成1,郭蓬勃2,张益民3,龚耀清4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79-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理论分析与模型试验研究两方面探讨利用吸振器消除工业厂房框架梁横向振动的可行性。将振动设备与支撑框架梁构成的动力系统简化为弹性支座支撑的受简谐动力作用并有连续分布参数的Euler-Bernoulli梁。安装吸振器后理论分析吸收框架梁横向振动的可行性;通过对模型进行试验研究验证理论分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吸振器消除框架梁横向振动完全可行。
  • 王斌华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83-1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柔性多体动力学与流固耦合动力学理论,利用悬臂输液管Lagrange方程建立双节悬臂管流固耦合系统基座振动力学模型,进行节臂姿态、平均流速及节臂长度参数对流固耦合系统振动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节臂姿态及长度参数变化对系统振动响应影响显著;平均流速增加使流体流动产生的激励作用增大、振动响应均值提高,对水平姿态具有较高的稳定工作流速;节臂长度参数对臂间弯矩影响显著,以臂间弯矩为控制力设计振动控制系统时应进行节臂长度优化;设计、构建输流管振动试验系统, 并通过试验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所建动力学模型可为节臂主动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 肖阿阳1,王本利1,金耀初2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88-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求解多峰值、高度非线性桁架尺寸及形状优化问题,减少算法参数设置的盲目性,将Oracle罚函数与启发式算法相结合,提出可自适应处理约束列式的优化算法Ω-CMA-ES。该算法在处理各类复杂桁架优化问题时仅需设置一个参数Ω。测试算例表明,该算法对参数Ω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可有效处理各类动态约束;且在探索全局最优解时体现出较高潜力,优化质量及收敛速度优于既有结果。
  • 张春晓,何 翔,李 磊,刘国强,王 武,杜建国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194-1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提高阻尼比可显著降低地板隔震系统首次震动峰值减少震动周次,研制损耗因子大、黏结力强、变形恢复率高、温敏性低的高黏弹沥青。通过阻尼结构设计及室内冲击震动试验等方法研制圆筒式阻尼垫。研究表明,该阻尼垫与钢弹簧并联用于地下工程地板隔震时,系统隔震率达70%,阻尼比高达0.26,可大幅减少地板震动周次、降低工程内部人机累积损伤,为地下工程冲击隔离防护的高阻尼隔震元件。
  • 孙大刚,高 蓬,宋 勇,梁培根,沈 毅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200-2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对救护车担架隔振系统及动力学模型研究分析,提出气动人工肌肉(PAM)救护车担架隔振系统。建立车体-担架-分段人体振动模型,设计基于该系统的半主动神经网络PID控制器,并用Simulink对隔振系统进行性能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被动系统相比,采用神经网络PID控制的气动人工肌肉隔振系统对担架及人体有明显隔振效果,气动人工肌肉用于救护车担架隔振系统具有可行性。
  • 邹冬林1,2,荀振宇3,花纯利1,2,塔 娜1,2,饶柱石1,2
    振动与冲击. 2015, 34(14): 206-2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牛顿法建立大变形下受轴向力的船舶推进轴系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用多尺度方法求解。研究大变形
    下轴向力对船舶推进轴系弯曲振动固有频率影响。结果表明,线性下轴向静推力使轴系弯曲振动固有频率降低;考虑大
    变形时在几何非线性作用下轴向静推力使轴系弯曲振动固有频率增加;振动幅值较大时几何非线性效应占主导地位,使
    两种效应综合后的固有频率仍有增加。该非线性效应对高阶固有频率影响更大。分析结果对船舶推进轴系设计有指导
    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