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与爆炸
徐平1, 2, 侯伟琦1, 乔世范3, 董辉1, 2, 罗晓光1, 2, 赵炜1
振动与冲击.
2025, 44(6):
144-156.
为研究近岸水下钻孔爆破能量波传播规律,评估地震波、水击波协同作用下水库大坝的毁伤效应及地震波对库岸基坑的毁伤效应,以桂林市第二水源工程-引水工程取水口水下钻孔爆破工程为背景,采用全耦合拉格朗日-欧拉算法开展近岸水下钻孔爆破数值模拟研究,分析爆破能量波传播形态变化及衰减规律、水库大坝及库岸基坑动力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现场测试水击波峰值压力随距离比例药量(Q1/3/R)的衰减特征、大坝振动速度时程曲线及峰值振动速度变化规律与数值模拟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性,且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得到的水击波峰值压力衰减特征均与Cole经验公式有较高的拟合性,验证了水下钻孔爆破数值模拟模型的可靠性。2)基于水击波在水库库水、地震波在水库库底岩体中传播衰减特征的直观分析结果,将爆破能量波传播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爆炸阶段、扩散阶段及衰减阶段;爆破能量波传播引起介质振动速度v=0.1cm/s的地震波、水击波的影响范围依次为270m、206.28m,均未传播至水库大坝坝脚。3)水击波峰值压力随爆心距、深度增加衰减显著,基于爆破相似类比法建立了同时考虑爆心距与水下深度的双因素水击波峰值压力经验计算公式,可用于可靠预测水域中任意位置的水击波峰值压力。4)爆破能量波在水库大坝中传播引起芯墙与坝体产生明显的动力响应,坝体迎爆面底部区域振动响应较为显著且坝脚区域产生损伤;坝体迎爆面坝底监测点峰值振动速度仅为0.17cm/s,小于规范规定限值2.5cm/s,初步判断水库大坝处于安全稳定状态;坝体迎爆面坝脚区域最大损伤比仅为25%,为确保大坝绝对安全,需要考虑对水库大坝采取适当的隔振及防护措施。5)爆破地震波在库岸岩体中传播,引起库岸基坑迎爆面、基坑坑底及坑侧、基坑背爆面依次出现动力响应,迎爆面库岸基坑坑顶的峰值应力与峰值振动速度最大,近距离大药量爆破会对库岸基坑的安全稳定造成不利影响,需要对库岸基坑采取严格的加固和隔振措施。研究成果也可为类似工程爆破施工能量波传播规律分析和不利影响评估提供参考。